三方機制
最新資訊

三方機制
省總工會省人社廳省企聯省工商聯發出開展集體協商“春季要約”活動的通知
【字體:大 中 小】【2019-03-18】【作者/來源:安慶企業家】【閱讀:22437次】
一、總體要求
圍繞集體協商工作擴面和提質增效,把穩崗促就業協商擺上突出位置,廣泛深入動員引導更多企業、行業(區域)啟動集體協商要約,開展集體協商質效評估,妥善應對和化解各類勞動關系矛盾與風險,充分發揮集體協商制度對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助推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讓廣大職工與企業共享改革發展穩定成果。
二、主要內容
要約是啟動集體協商的關鍵程序。春季是企業安排預算、制定規劃的關鍵時段,也是開展集體協商要約的黃金時期。各地要抓住“春季要約”有利時機,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廣泛動員全省各類企業普遍建立集體協商制度,推動集體協商擴面提質增效,全面落實省工會十四大確定的集體協商“1185”行動計劃。
(一)突出協商穩崗促就業工作。要高度關注我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以及企業關、停、并、轉、遷過程中的職工權益問題,建立、用好集體協商溝通機制。針對生產經營困難和去產能企業,重點就穩崗增效措施、工資支付辦法、待崗職工生活保障等內容進行協商,促進雙方共克時艱、共謀發展;對于改革改制企業,重點就職工分流安置方案、就業幫扶等進行重點協商,落實政策到位,確保職工隊伍穩定。
(二)推出一批行業(區域)性協商典型。充分發揮行業(區域)協商層次高、影響大、受益廣的優勢,在行業性質相近、區域相對集中、小型非公有制企業密集的區域,發出行業(區域)性集體協商要約,組織現場觀摩會,引導本地重要支柱產業、新興產業以及經濟開發區、工業園(產業園)區等積極開展行業(區域)性集體協商。各市、縣(區)每年至少要各新培育2個行業、2個企業、1個區域集體協商示范點。
(三)開展集體協商質效評估。要建立以職工參與率、知曉率、滿意率和企業認可率為導向的集體協商質效評估體系,進一步規范協商程序和議題,提升協商質量,推動增強履約實效。通過質效評估,引導職工合理預期工資福利增長趨勢,理性表達利益訴求,促進解決廣大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到“真協商、真簽約、真履行”,不斷增強職工對企業的獲得感和認可度,助力增強企業活力。
(四)分類指導穩步推進。生產經營正常的企業,以職工群眾關注的勞動報酬、社會保險、休息休假等問題作為協商重點,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和調整機制;國有企業,重點就企業內部分配制度、分配形式和分配差距進行協商,充分發揮職工民主參與作用;對于職業危害嚴重、女職工較為集中的企業,大力推進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工作。各級工會專職集體協商指導員要深入企業,積極幫助基層工會組織主動發出要約,提供協商具體指導。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積極部署。各級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成員單位要將集體協商工作納入本地本單位考核內容,按照省委、省政府應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決策部署,把集體協商作為廣泛動員職工與企業凝聚合力、共謀發展、共擔風險、共渡難關的制度保障,作為確認“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園區)”的重要內容。各地要以“春季要約”為契機,制定活動方案,為全年集體協商工作打好基礎。省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將結合業務工作適時開展集中調研。
(二)緊密協作、加強指導。各級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會議成員單位要落實責任分工、形成強大合力,積極引導協商雙方主動要約、依法應約。工會組織要主動指導、廣泛發動企業工會積極提出協商要約,更加關注職工技能素質提升,引導職工立足本職為企業獻計出力,共謀發展;人社部門要做好集體協商指導監督、集體合同審查管理、爭議調處工作;企業代表組織要積極引導企業通過集體協商的方式,妥善解決勞動關系問題,加強行業(區域)企業組織的培育和建設,增強企業組織的代表性。
(三)建設隊伍,強化作用。各地要進一步加強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建設,市、縣(區)工會和開發區工會選優配齊專職集體協商指導員,明確目標任務,規范使用管理和考核,落實政策法律規定待遇,保障和激勵指導員履職盡責、擔當作為。